贷款电话找上门,根源多是个人信息泄露:注册网贷、办业务时填的资料,可能被非法转卖流转,甚至形成黑色产业链 。
背后藏着不少坑:有假冒银行名义骗高额手续费的,有隐瞒高息设下债务陷阱的,更有诱导提供银行卡沦为洗钱工具人的风险 。
不过最近这类电话少了!10月实施的助贷新规划了红线,对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,不合规的全被清退 ;禁止年化利率超过24%的贷款合作,批不合规产品下架,尾部助贷机构被淘汰。加上工信部的骚扰电话拒接服务,能精准拦截营销呼叫 。
先说说最狠的 “源头绞杀”—— 司法和监管终于下重手了。以前小贷公司搞电话推销,全靠非法买用户数据:你在装修平台留个电话,隔天就有 “装修贷” 来电;刚查完征信,“低息贷款” 立马找上门。这些数据哪儿来的?都是数据公司和放贷机构私下交易的 “黑产”。
但现在这招行不通了。最高法去年判了个典型案子:宁波有家汽车销售公司,找数据公司买了一批 “有贷款需求” 的公民信息,天天打电话推小额贷款,结果被法院揪了出来。法官没光判赔钱,直接认定他们的合作合同无效,还把线索移交给公安。要知道以前这类案子大多 “和稀泥”,现在直接按 “非法获取个人信息” 定性,哪家公司还敢冒这个险?
展开剩余64%更关键的是银保监会的 “清朗行动”: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,所有贷款营销必须先拿 “用户同意书”,敢用机器人群呼、隐藏号码拨打的,轻则罚几十万,重则吊销牌照。有朋友在小贷公司上班,说他们现在连老客户都不敢随便打电话,怕被投诉 “骚扰”,以前的 “电话营销部” 直接裁了一半人。
光堵源头还不够,运营商的 “技术盾牌” 才是真的顶。你可能没察觉,现在手机能自动屏蔽骚扰电话,全靠一个叫 “来电来信免打扰” 的服务撑腰。这玩意儿不是装个 APP 那么简单,是直接在运营商的网络端搞拦截,连老人用的功能机都能用。
它的原理特聪明:用 AI 分析 10 亿用户的标记数据,比如 100 个人里有 30 人标记某号是 “贷款骚扰”,这号直接进 “黑名单”。截至今年 5 月,这服务已经帮用户挡了 1013.7 亿次骚扰,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少接 70 多个烦人事儿。
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:贷款行业自己 “凉了” 大半。前几年 P2P 暴雷后,一堆小贷公司为了活下去,疯狂打电话拉客户,哪怕利息高得离谱也敢放。但 2024 年开始,监管要求所有消费金融公司 “降杠杆”,不合规的小贷公司直接被清退,光是浙江就关了 200 多家。
正规公司也不敢乱来了。现在想搞贷款营销,得先加入 “白名单”,用户明确勾选 “愿意接收信息” 才能联系。
看到这儿可能有人问:这波 “清净” 能持续多久?会不会像以前那样一阵风就过?
还真不用担心。这次的整治是 “三重保险”:司法层面有案例震慑,谁违法就办谁;技术层面有 10 亿用户的大数据撑腰,骚扰号码藏不住;行业层面有合规红线,乱来就出局。更重要的是,这不是 “一刀切” 的禁止,而是给营销立了规矩 —— 想推贷款可以,但得先尊重用户的安宁权。
最后,如果大家遇到贷款催收电话,不要慌!做到以下几点,让催收不敢轻易打电话骚扰你:
1、问清楚对方是哪个网贷平台的,代表哪家公司,主要目的是什么。
2、明确告诉催收这通电话我在录音。
3、我很想还钱,只是暂时没有还款能力。
4、你看我这样还款行不行(把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还款方案告诉他们,不用管他们是不是会答应。)
如果对方还是持续给你打电话甚至爆你的通讯录,
咱们就可以联系金融管理局、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部门投诉放贷公司不与你协商还款,并进行骚扰等违法催收。
发布于:广东省华夏配资网-配资网官网-股票杠杆-股票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